每个人都听过这样的说法,“十人九痔”。

  即使听过再多,还是有人不愿意相信,痔疮已经悄悄入侵了绝大部分群体。

  特别是那些缺乏活动的上班族、学生等人群,让痔疮“光临”概率居高不下!

  但是生活中有很多的痔疮知识确误导人群。

 1、儿童不长痔疮?

  随着年龄的增长,痔疮的发病率也会上升,但这并不意味着儿童就不会得痔。有些体质瘦弱或有便秘的儿童,在排便时肛周会突出紫色的泡泡,大的时候有小指甲盖大,这其实是静脉曲张外痔。多数情况下通过改善便秘就可以,但如果单个过大也可做个小手术来解决。

  2、吃辣椒得痔疮?

  西南和西北地区的人们普遍喜欢吃辣,而东南地区则不喜欢辣食,我们并没有发现这两个区域的痔疮发病率有大的差异。对一些平时很少进辣食者突然大量进食,这就很危险了。

  3、不痛就不是痔?

  有些患者来诊,一检查是挺严重的痔,但他却说:“我从来不痛,怎么会有痔呢?”不痛不一定就不是痔,痛也不一定就是痔。痔最常见的症状是出血和脱垂,一般不痛,只有伴血栓水肿急性发作才会痛。肛门疼痛的原因还有脓肿等其它原因,所以不能用痛否来判断是否有痔。

 4、便鲜血就是痔疮?

  80%是这样,痔表现为无痛滴鲜血或喷血,但肛裂、直肠息肉、直肠癌、直肠溃疡也可能会出鲜血,临床必须加以鉴别。肛裂是疼痛合并出血,息肉出血量少,低位直肠癌会伴黏液,同时血会残留肠腔,这时做个指诊能马上明了,直肠溃疡会伴下坠、里急后重。

  5、腹泻不得痔疮,便秘得痔疮?

  很多人误认为只要大便不干燥,腹泻就不会得痔,其实腹泻是患痔疮的一个重要原因。腹泻蹲厕的次数会增加,腹泻多是肠炎造成,长期慢性炎症的刺激会造成肛门直肠局部血管变脆弹性下降,痔疮形成。这也是为什么要保持肛门局部清洁卫生的道理。

 6、痔疮都是看得见的?

  相当一部分人群把外痔当作痔疮的整体,忽视了内痔的存在。虽然外痔的发病几率相对高,但内痔的危害更大,内痔在脱垂之前无法观察到,症状不明显,仅有便血症状,脱垂后又被部分患者认为是外痔,从而忽略了它的发展过程,导致后期不得不接受手术治疗。

  小贴士:看了这几大误区,你是否也将其中某条错误当作常识呢?趁现在学习正确的痔疮知识,没得痔疮的,预防措施要做好;有痔疮缠身的,保持积极的治疗态度,切勿拖延。相信每个人都能轻松做好,才能远离痔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