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一种东西,你对它又爱又恨!它不出来的时候你渴望见到它,出来的时候恨不得马上冲走,这就是便便。

  随着饮食结构改变、生活节奏加快和社会心理因素影响,慢性便秘的患病率呈上升趋势。我国成人慢性便秘患者,每100个人中就有 4 ~6个 ,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,60岁以上人群慢性便秘患病率可高达 22% 。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,男女患病率之比为 1 ∶ 1. 22 ~1∶ 4.56。

 什么叫便秘?

  便秘表现为排便次数减少、粪便干硬和/或排便困难。排便次数减少指每周排便少于3次。排便困难包括排便费力、排出困难、排便不尽感、排便费时及需手法辅助排便。慢性便秘的病程至少为6个月。

>>>>您的病情具体符合哪种情况?点击免费咨询在线医生       

 哪些人容易便秘?

  1.工作压力、精神心理因素(如焦虑、抑郁及不良生活事件等)有关。

  2.女性、低BMI(体重指数)、文化程度低、生活在人口密集区者更易发生便秘。

  3.低纤维素食物、液体摄入减少可增加慢性便秘发生的可能性。

  4.滥用泻药可加重便秘

 便便的7种类型

  第一种,是坚硬,成小块球状,各自分开。大便时很难排出来。

  第二种,状似香肠,表面不光滑,有起伏。

  第三种,状似香肠,但表面有裂纹。

  第四种,状似香肠或者蛇,软,表面光滑。

  第五种,软软的小团块,各自分开,但是边缘清晰。

  第六种,松软的,成糊状,边缘参差不齐。

  第七种,水样大便,没有固态大便。

  这个布里斯托大便分类法最初用于临床上描述大便的形质,不是用于诊断用的。但是因为网络的信息流通,这个分类法广为人知,导致很多对健康有很强意识的非医学专业人士得出一个“大便”的错误认识,认为第4种大便才是的。

→想知道这是什么病,详情请咨询在线医生       

 便秘的病因

 1.功能性疾病:功能性便秘、功能性排便障碍、便秘型肠易激综合症。

 2.器质性疾病:a.肠道疾病(结肠肿瘤、憩室、肠腔狭窄或梗阻、巨结肠、结直肠术后、肠扭转、直肠膨出、直肠脱垂、痔、肛裂、肛周脓肿和瘘管、肛提肌综合征、痉挛性肛门直肠痛);b.

  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(严重脱水、糖尿病、甲减、甲亢、多发内分泌腺瘤、重金属中毒、高钙血症、高或低镁血症、低钾血症、卟啉病、慢性肾病、尿毒症);c.神经系统疾病(自主神经病变、脑血管疾病、认知障碍或痴呆、多发性硬化、帕金森病、脊髓损伤);d

  肌肉疾病(淀粉样变性、皮肌炎、硬皮病、系统性硬化)

 3.物:抗抑郁药、抗癫痫药、抗组胺药、抗震颤麻痹药、抗精神病药、解痉药、钙拮抗剂、利尿剂、单胺氧化酶抑制剂、阿片类药、拟交感神经药、含铝或钙的抗酸药、钙剂、铁剂、止泻剂、非甾体药

  功能性疾病致便秘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尚未阐明,可能与结肠传输和排便功能紊乱有关。按照目前的病理生理学机制,可将功能性疾病所致的便秘分为:慢传输型便秘,排便障碍型便秘,混合型便秘,正常传输型便秘。

  便秘了都应该检查什么?

  1.肛直肠测压:判断肛门直肠的动力,有无感觉障碍;

  2.排粪造影

  3.结肠传输实验

  4.纤维结肠镜检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