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厕所拉便便是“生理大事”,有人习惯早晨起床后排便,有人习惯饭后排便,有人还喜欢晚上排便……

  去一趟厕所,就能将肠胃中的食物残渣排出体外。可是总有一部分人,排便却很常的困难?

什么是便秘?

  当慢性便秘存在以下2个或2个以上症状,且长达3-6个月:

  ▷ 排便频率减少(每周排便少于3次);

  ▷ 排便费力;

  ▷ 粪便变形;

  ▷ 粪便干结;

  ▷ 排便不尽感或直肠肛门阻塞感;

  ▷ 需手法辅助排便;

  ▷ 未使用泻药却排出稀便;

  注意:如果偶尔有排不出便便,或排便很辛苦时,这可能只是身体的正常反应,千万不用过分紧张哟!

 早晨起床后和饭后两小时排便更好吗?

  答案是:其实几点排便,并不重要!

  重要的是需养成规律的排便。因为每天有规律排便的人,其身体更健康。不论是早上、下午还是晚上,养成自己的排便生物钟最重要。

  不管是每天排便1-2次,还是两三天排便一次,只要自己排便规律,都是正常的,不需要去矫正。

  长时间不排便有哪些危害?

  1、易形成顽固性便秘

  当大便长时间停停留到肠道中,会对大便的水分和毒物质进行二次吸收,造成大便干结,诱发便秘,时间久了就会形成顽固性便秘;

  2、痔疮和肛裂

  便秘久了,排便时过于用力就会使肛管粘膜向外凸出,造成静脉回流不畅,时间久了就会形成痔疮;当粪便划伤肛门管时,就会形成溃疡与创口,易形成肛裂;

  3、大肠癌

  便秘会诱发大肠癌的因素之一,特别是慢性便秘患者,同于大肠粘膜与致癌物质长时间不断的接触,就有可能发生癌变;

  4、盆底综合征

  当长期不排便,粪便会刺激到直肠,从而敏感性会降低或消失,使粪便长时间停留在肠道内,时间久了就会形成粪便干燥,形成便秘,还会引起各种并发症;

  5、心脑血管疾病

  便秘严重会对中老年人造成影响,如:心脑血管疾病,因为大便排出困难时,用力过度排便会增加腹压,导致血压升高,这时就会诱发发心绞痛、心肌梗死、脑出血、中风猝死等;

  6、情绪焦虑

  经常排便不畅,就会导致患者情绪焦虑,导致患者情绪抑郁。从而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社交,而长时间这样反反复复只会加重便秘,形成恶性循环;

  永川福成肛肠医院提醒:很多人在不方便上厕所时,会选择憋大便,可是长时间刻意憋大便,就会导致盆底压力和肠管压力增加,这时就会诱发痔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