腹泻指排便次数明显超过日常频率,粪质稀薄、水分增加,超过每日排便量200g(约半瓶矿泉水或3个鸡蛋),含未消化食物或脓血、粘液。

  常伴有腹前、肠鸣音亢进、排便急迫感、肛门不适、失禁等症状。

  严重者会出现脱水、电解紊乱,甚至危及生命。

  建议:腹泻又分为急性腹泻,指发病急,病和在2周之内;迁延性腹泻,病程在2周至2个月之间;慢性腹泻,病程在2个月以上。

  哪些症状要及时就医?

  ①腹泻次数和量逐渐增加;

  ②食欲不振,不能正常进食;

  ③频繁呕吐;

  ④发热;

  ⑤口唇干燥、眼窝凹陷、尿量减少;

  ⑥粪便带血、粪便色淡;

  ⑦便秘与腹泻相交替;⑧消瘦;

  ⑨年龄小于6个月、早产儿、有慢性病史或合并症;

  如何预防腹泻?

  (PS:远离腹泻,重点是防止“病从口入”。)

  ①养成饭前、便后勤洗手的良好习惯;

  ②食物放置在冰箱中的时间不宜过长;

  ③生吃蔬菜、水果一定要清洗干净,不吃腐烂变质食物;

  ④尽量少吃生、冷、硬食物,尤其是饭带致病茵的食物;

  护养肠胃小贴士?

 1、专心用餐: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会抑制植物性神经系统的活动,包括消化吸收功能。

  2、规律用餐:有规律的进食,可以让胃肠消化液分泌形成规律,有助于食物的消化。

  3、细嚼慢咽:食物咀嚼得越充分,胃肠消化起来越容易,发生消化不良的几率也越低。

  4、保暖防寒:胃部受凉极易发生胀气、消化不良等问题,所以一定要注意给胃部保暖。

 5、备好加餐:工作繁忙,不能及时用餐,所以一定要准备好食物,如:水果、酸奶、坚果。

 6、睡眠充足:当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时,消化功能下降,只有睡眠充足才能修复胃肠细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