肛瘘又称“肛门直肠瘘”,一般是指肛门内到肛周皮肤的瘘管,通常由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溃烂或引流切开后出现的一种病症。

  肛瘘疾病的高发人群,多发于20—40岁男性及少部分女性。

  肛瘘的症状?

  1、流脓:局部部位有着间歇性或持续性流脓现象,久不收口。形成的瘘流脓多,有粪臭味,色黄而稠;久之则脓水稀少或时有时无,呈间歇性流脓。

  2、疼痛:当瘘管感染或脓液排出不畅而肿胀发炎时,会出现剧烈的疼痛。若溃破后脓水流出,症状可迅速减轻或消失。

  3、瘙痒:脓性粘液不断刺激肛门周围皮肤,会出现瘙痒、肛门部潮湿等不适,有时会形成湿疹。

  关于肛瘘具体如何发病?

  肛瘘主要是由内口、瘘管、外口三部分组成,内口和外口由瘘管相连接。

  建议:患者的抵抗力一旦降低,细菌就会不断进入内口,导致瘘管反复的出现发炎、化脓,渐渐导致外口破溃,从而脓性分泌物会从肛门外口流出来。因此,当患者发现自己肛门外口出现“脏东西”——反复流脓,那就要小心是肛瘘发病了。

  肛瘘的治疗?

  当肛瘘形成后,要早早的进行治疗,不然会反复肿痛、流脓,从而使单纯性肛瘘加重,变成复杂性肛瘘,甚至是高位复杂性肛瘘。

  肛瘘的手术原则是:

  清除内口及感染灶;

  处理好瘘管、支管及死腔、确保引流通畅;

  尽量保护好肛管直肠环,维持术后正常的肛门功能。

  注意事项?

  1、保持肛门部位的清洁,养成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。

  2、当发现肛周脓肿时需早早的进行治疗,避免形成肛瘘。

  3、肛瘘患者应及早治疗,避免脓液积聚堵塞在外口,引发新的支管。

  小贴士:要是发现自己肛门附近有个口经常流脓,偶尔还伴有瘙痒、疼痛,用手摸摸肛周还有肿块,那可就要上医院查查,是不是患上肛瘘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