肛管里面出现一个小口,会一直破口到皮肤,这个“炎症管道”就是肛瘘。
肛瘘发生后会出现的症状?
1、流脓。初期的肛瘘疾病会流出较多的脓,色黄而稠,粪臭味重。有时瘘管外口可暂时封闭,但不久病人又会出现发烧、局部肿痛,封闭的外口可再度穿破,待脓液流出后症状才逐渐消失。
2、疼痛。肛瘘是没有疼痛感的,只会感觉到局部有坠胀感,只是当病情加重,内口变大了后,粪便就会流入管道引起疼痛,特别是尤排便或有炎症时,那疼痛就会加剧。
3、瘙痒。因不断分泌出来的脓液就会刺激肛门周围的皮肤,从而引起肛周瘙痒、湿疹疾病。
4、全身症状。不管是急性炎症期还是慢性复杂性肛瘘,都会伴有发热、贫血、消瘦和食欲不振等全身症状。
肛瘘的分类有哪些?
1、低位肛瘘:
瘘管发生的部位位于外括约肌深部以下,有低位单纯性肛瘘和低位复杂性肛瘘两种。
2、高位肛瘘:
发生在外括约肌深部以上的瘘管,有高位单纯性肛瘘和高位复杂性肛瘘两种。
肛瘘怎么预防?
1) 建立健康的饮食结构:因肛瘘的发生与湿热有关,应多吃清淡含丰富维生素的食物,如萝卜、新鲜蔬菜、水果、瓜果类,对油腻饮食不宜多吃;
2) 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:排便的习惯需养成定时,这可以有效防止大便干结,损伤肛管皮肤,造成感染;
3) 要保持肛门清洁:养成便后清净局部或每日早晚清清洗会阴部及肛门的习惯,保持肛门清洁;
4) 积极治疗相关疾病:肛窦炎、肛乳头炎等这样的疾病,因为可以避免发生更严重的肛管、直肠周围脓肿、肛瘘;
5) 预防便秘、腹泻:因为干结的大便只会檫伤肛门,那样细菌就有机会侵入而发生感染,使炎症进一步发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