肠息肉是肠粘膜表面突出到肠腔内的隆起伏病变,是一类异常生长的组织,包括肿瘤性和非肿瘤性病变,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前,统称为息肉。

  肠息肉的早期症状?

  肠息肉的早期症状较为不明显,绝大部分患者可能早期并不会有明显症状出现,常在结肠镜检查被发现,极少一部分患者可能会出大便带血、肠道刺激、息肉脱垂等症状。

  1、大便带血:

  一部分患者会出现无痛性便血、便频、排便不尽感等早期症状,其中无痛性便血是直肠息肉的主要临床表现;

  2、肠道刺激:

  当肠蠕动牵拉息肉时,可能出现肠道刺激症状,如:腹部不适、腹痛、腹泻、里急后重、粘液便等。典型的早期症状为腹中或者是脐部周围等,出现隐痛或者胀痛、绞痛等症状,还有一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腹部的阵发性疼痛;

  3、息肉脱垂:

  息肉较大或数量较多时,由于重力的关系牵拉肠黏膜,使其逐渐与肌层分离而向下脱垂。患者排便动作牵拉及肠蠕动刺激,可使蒂基周围的黏膜层松弛,并发直肠脱垂。

  部分肠息肉早期的患者还可能会出现便秘、大便形状改变等情况,如果出现上述情况,建议患者及时去医院做肠镜的检查,如果确诊为肠息肉,及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。

  肠息肉高危人群?

  1. 家族成员中有结肠癌或结肠息肉者;

  2. 长期吃高脂肪、高动物蛋白、低纤维以及油炸食品者;

  3. 年龄大于50岁;

  4. 此外,坐的时间越长,患肠息肉的风险也越高。

  对于肠息肉的高危人群,定期肠镜检查尤其重要!

  永川福成肛肠医院提醒:结肠镜检查发现肠息肉时,应该及时予以内镜下切除,由此可阻止息肉癌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