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次排便时,你是否有这样的感觉:

  每次排便总是拉了还想拉……

  离拉干净总有点距离……

  肛门不舒服,总有大便感觉……

  便意是怎样形成的?

  食物经未分解消化进入肠道,在肠道的蠕动作用下继续向前推进,并进行吸收,最终形成粪便贮存于结肠。

  结肠,直肠内的粪便产生压力,刺激肠壁,沿神经向中枢传导,最后到达大脑皮层,产生便意。

  等大脑皮层释放相应信号后,会引发排便反射,最后排便。

  肛门处总有大便的感觉?

  一、因为直肠炎所造成,大部分直肠炎病人都会出现黏膜水肿又或者充血的现象,因此局部也会出现异物感,这就会让病人觉得好像随时想要大便。

  二、可能是肠道功能紊乱,主要是因为植物内分泌失调所引发的肠易激综合征,会导致大便的次数逐渐增加,大部分的情况下大便的数量并不会很多。

  三、肛周脓肿或者痔疮,也会导致局部周围黏膜受到刺激,也会增加大便次数。

  永川福成肛肠医院提醒:需要结合不同的原因来分析。

  要想顺畅排便,应该做到?

  1、形成排便生物钟。

  建议在晨起和餐后2小时内尝试排便。最好在家中如厕,排便时需集中注意力,避免受到与排便无关的因素干扰,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。

  2、多喝水。

  每天摄入2 升水会增强膳食纤维的通便作用,因此多项便秘指南推荐每天的水摄入量为1.5~2.0升。

  3、多补充膳食纤维。

  膳食纤维可以促进排便,所以应该多吃新鲜的绿叶蔬菜和膳食纤维高的水果。推荐每天的膳食纤维的摄入量为20~35克,并推荐可溶性膳食纤维。

  4、适量运动。

  规律的体育运动可缩短肠道传输时间、利于通便,有氧运动如步行、骑车等对改善便秘有效,一般推荐每天的运动量为30~60分钟,每周至少2次。

  5、便秘患者采取蹲位排便姿势。

  相比于坐位排便,蹲位时腹压并无明显增加,且此时耻骨直肠肌放松,排便时的直肠肛角变大,直肠管腔变直、排便所需的直肠应变就小,有利于粪便的排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