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便出血对于我们来说并不陌生,对于大便出血稍微有点了解的人都知道,大便出血并不是一个好的征兆。它的出现预示着可能某种肛肠疾病将会发生。
大便出血常见的原因有哪些?
1、消化道溃疡
最为多见,常有中上腹痛、烧心、吐酸水等表现,出血后这些症状反而有所减轻。由于出血量少,出血速度慢,所以表现为便血。也有部分消化道溃疡患者在呕血的同时出现黑便。
2、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
发病前有不洁饮食史者多见。先出现腹痛,为逐渐加剧的脐周或左上腹阵发性绞痛,逐渐转为全腹持续性痛,并阵发性加剧,伴腹泻、大便为糊状或血水样,恶臭,同时有恶心、发热和呕吐,轻者1~3周可治愈,重者可因大量便血而休克。
3、小肠肿瘤
可有长期脐周疼痛,腹部可扪及包块,合并恶心呕吐、无便、无肛门排气等肠梗阻症状,也可有腹胀、食欲减退、体重下降等症状。当肿瘤侵袭破坏肠壁血管时,即可出现便血。
4、肠套叠
多见于2岁以下健康婴幼儿,男性多见。起病突然,突发腹痛,疼痛剧烈,为阵发性绞痛,恶心呕吐,大便为黏液血性,可有腹部包块。
5、肠结核
起病缓慢,右下腹持续性隐痛或胀痛,进食后加重,大便为糊状或黏液脓血便,伴有午后低热、盗汗、乏力、消瘦等症状。
6、溃疡性结肠炎
起病缓慢,反复发作,多以精神刺激、过度疲劳、饮食失调和继发性感染为诱因,表现为腹泻,大便为黏液脓性或血性,左下腹或下腹部痉挛性绞痛,痛后有便意,排便后疼痛可以暂时缓解。
7、结肠息肉
多发于青年成人,有家族性,平时多无症状或长期腹部隐痛,腹胀或大便习惯改变,反复发作性腹泻,大便带鲜血和黏液。有高度恶变倾向。
8、结肠癌、直肠癌
中年以上原因不明的下腹痛、腹胀、贫血、大便习惯改变、呈黏液便或血便。
9、痔与肛裂
多见于长期便秘,年老或体质虚弱者,表现为无痛性便后滴鲜血或便纸带血。
10、其他
引起便血的原因还有很多,比较常见的有细菌性痢疾、伤寒与副伤寒、类风湿性关节炎等。口服某些药也会损伤消化道黏膜,例如肾上腺皮质激素、阿司匹林等会诱发消化道黏膜损伤出血或出血性糜烂性胃炎,从而引起便血。
日常预防大便出血小妙招
1、在日常生活中,要做好肛门的清洁工作,是预防大便出血的一步。要随时保持其的干净,尤其是在便前和便后。
2、在饮食上也要格外的注意,如果饮食的不当就会引起便秘,便会引起大便出血。因此,在饮食方面主要以清淡。不宜过于辛辣也主,少食辛辣、煎炒、油炸、烈酒等不消化的刺激性食物,多食水果、蔬菜和纤维性食物,多饮水,尤其是香蕉、蜂蜜类润肠通便食物。这是预防大便出血的重要工作。
3、养成一个定时排便的习惯,尤其是在早上,早上是排便的时间。但需要注意每次大便的时间不宜过长,以5分钟左右为宜。
4、现在不少的人都喜欢当宅男和宅女,长久的不运动很容易引起大便的出血。因此,要适当的做些运动,特别是提肛运动。
5、建议在早上起来的时候喝一杯温开水对于身体是有益的。每天早上喝一杯温盐水或凉白开水,可以促进肠蠕动。
看肛肠疾病选择专科医院,我院具有以下势:
男女分诊:医院特开设“女性肛肠诊疗中心”女性看肛肠不尴尬。
医保联保:看肛肠疾病使用医保报销,患者可以限度的减轻费用负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