腹泻排便在一日内超过3次,或粪便中脂肪成分增多,或带有未消化的食物、黏液、脓血者。
急性腹泻
多见于肠道感染、食物中毒、出血性坏死性肠炎、急性局限性肠炎、肠型紫癜等。
慢性腹泻
超过2个月者,可见宁消化道疾病,如肠道感染、肠道非感染性疾病、肠道肿瘤、胃部疾病胰腺疾病和肝胆疾病,以及全身性疾病,如内分泌及代谢障碍疾病、其他系统疾病、药不良反应和神经功能紊乱。
临床表现
急性腹泻起病急骤,病程较短;慢性腹泻起病缓慢;小肠炎性腹泻,腹泻后腹痛多不缓解;结肠炎性腹泻于腹泻后腹痛多可缓解。
粪便呈稀薄水样且量多,为分泌性腹泻;
脓血便或黏液便可见于感染性腹泻、炎症性肠病等;
暗红色果酱样便见于阿米巴痢疾;
血水或洗肉水样便见于嗜盐菌性食物中毒和急性出血坏死性肠炎;
黄水样便见于沙门菌属或金葡菌性食物中毒;
米泔水样便见于霍乱或副霍乱;
脂肪泻和白陶土色便,见于胆道梗阻;
黄绿色混有奶瓣便见于儿童消化不良。
动力性性腹泻时多为水便、伴有粪便的颗粒,下泻急促,同时腹部有肠鸣音、腹痛剧烈。
小儿腹泻家庭治疗四原则
1、给患者口服足够的液体以预防脱水
母乳喂养儿增加母乳喂养次数和时间,还可另外添加ORS或清洁水。非母乳喂养儿可一次或多次喂ORS、食物类液体(如汤、米汤和酸奶饮料)或清洁水。当患儿腹泻加重,而患儿又不能及时就诊时,服ORS特别重要。要教会母亲如何调制ORS和喂ORS,家中应备有2袋ORS。同时应向母亲说明要比平时多给孩子喂多少水:即每次腹泻后,2岁以下患儿予50~100ml,2岁以上100~200ml,少量多次喂,如孩子呕吐,停10min后再喂,但要喂得慢些。继续多喂液体,直至腹泻停止。
2、继续喂养,以预防营养不良
母乳喂养儿继续母乳喂养,母乳不会加重腹泻。非母乳喂养儿继续食用患儿日常食物,每日加餐1次,直至腹泻停止后2周。
3、补锌
4、密切观察病情
症状不见好转或出现下列任何一种症状,应找医师诊治:
①腹泻次数和量增加;
②不能正常饮食;
③频繁呕吐;
④发热;药圈
⑤明显口渴;
⑥类便带血。
看肛肠疾病选择专科医院更,我院具有以下势:
男女分诊:医院特开设“女性肛肠诊疗中心”女性看肛肠不尴尬。
医保联保:看肛肠疾病使用医保报销,患者可以限度的减轻费用负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