起居无常,如熬夜、久坐久站(包括排便时间过长)、过度疲劳,均会导致气血不畅或耗气而虚,使气血邪毒淤积于肛门,也会导致痔疮的发生。
痔疮的主要表现:
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便血及肛门肿物脱出和突起。
便血的特点是排便过程中点滴而下或喷射而出,血色鲜红。轻者多为大便或便纸上带血,继而滴血,重者为喷射状出血,便血数日后常可自行停止。肛门肿物脱出是内痔常见症状,而突起是外痔典型表现。
根据临床表现又可将内痔分为4度:
I度
主要以便血为主,便后出血可自行停止,痔不脱出肛门。
Ⅱ度
有便血,痔随排便脱垂,但能自行还纳。
Ⅲ度
内痔脱垂于肛门口外,或每次排便脱出肛门口外,不能自行还纳,必须用手托回。
Ⅳ度
内痔脱出肛门无法回纳到肛门的里面。这种是内痔中最严重的病症。需要提醒的是,一旦发生便血,应及早就医,警惕直肠肿瘤及其他肛肠疾病的发生。
生活保健上如何预防痔疮?
痔疮的发生与天气、人的饮食、起居、怀孕等均相关。秋季气候干燥,人易产生肺燥之证。摄入充足的水分尤为重要,对于痔疮患者,要求每天的饮水量为2000~3000ml。
饮食过饱,过多,嗜食肥腻、辛辣之品,易生湿积热,造成排便时刺痛和坠胀感,从而诱发或加重痔疮。因此,痔疮患者应忌食肥甘厚味、炙烤食物、辛辣刺激性食物,忌饮酒。
起居无常,如熬夜、久坐久站(包括排便时间过长)、过度疲劳,均会导致气血不畅或耗气而虚,使气血邪毒淤积于肛门,也会导致痔疮的发生。
因此,应避免长时间站立、坐卧,进行适当的锻炼。对于解便习惯蹲式的痔疮患者建议改成坐式,每次排便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,利用每天晨起后或早饭后的“胃结肠反射”,顺着便意进行排便。
再者,建议早晚可做提肛运动,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改善肛门括约肌功能。
另外,调查分析,70%的孕妇在孕期或产后都患有痔疮,引起出血,由于处于孕期,痔疮的治疗往往更为困难。
所以对于准备怀孕的女性朋友,如果患有痔疮或者已经有肛肠疾病迹象的话,在怀孕前一定要先去检查治疗,避免孕期承受难忍之苦。
痔疮的治疗方式有哪些?
在肛肠科,痔疮患病率在70%以上。
我院的医生介绍,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选择相应的治疗方式。不论采用哪种治疗方式,痔疮的预防保健需要时刻注意两点,即防治便秘及注意生活调理,只有做好这两点,才能有效避免痔疮复发。
温馨提醒您:
注意身体健康,
发现肛肠不适要及时就医,
别让肛肠疾病常伴身边!